迷思1:为了让失智症患者能自行按时吃药,可将当日药包贴在月曆上当提醒?
◎ 为何有这样的迷思?◎
我经常遇到患者家属因患者忘了按时服药而感到困扰。据说,他们常常要在仔细查看后,才发现竟还有一堆药未服用。
为此,家属为了让患者得以自行按时服药,可是耗费了心思,例如将当日的药包贴在月曆上,或是在药包外用麦克笔标示日期。
◎ 解开迷思!◎
月曆提醒法或麦克笔标示法,对于上了年纪的普通「健忘」的确有效,但对于失智症患者却不尽然。因为失智症患者不仅「健忘」,连时间概念都会丧失。
忘记吃药还好,最怕是一不小心服用过量,过比不及要来得令人忧心。当然,不只是失智症的药物,高血压或糖尿病等的药物也是如此,误服过量十分危险。
近来,急诊室常出现昏迷的高龄患者,他们既不是脑中风,也不是心脏病发作,而是因为过量服用高血压、糖尿病或安眠药等药物。现在服用过量的例子愈来愈多;事实上,这些患者也多半潜在着失智症的记忆障碍问题。
◎ 理解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◎
失智症的症状时时刻刻在变化,长久以来採用的方法即使可以解决过去发生的问题,但沿用至今日却可能引发危机。在药物服用与药物管理上,家属应每回亲自确认患者是否服药,并为患者保管药物。
为防止药物伤害,也可试着与医师沟通,将患者的服药量与次数减至必要的最小限度,例如,询问是否能将原本分早中晚三次服用的药物,改变成晚间服用一次即可的药物。另外,透过看护人员的协助或养护机构的日间照顾,帮忙管控患者的服药,也能为家属减轻负担。
迷思2:轻度失智症不必假手日间照顾服务,由家人齐力照顾即可?
◎ 为何有这样的迷思?◎
对于设有失智症日间照顾服务的养护中心,一般人的印象可能是「坐着轮椅的老人集中在大厅,大家一起唱着童谣」的样子。
当自尊心强的父亲罹患轻度失智症,做儿女的自然认为:「不能把父亲送到养护中心,送去的话爸爸一定会破口大骂,说我们瞧不起人。」
在一般人眼中,日间照顾服务、团体家屋等养护机构,是有脑中风后遗症或重度失智症等一切无法自理的人才会被送去,但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。
◎ 解开迷思!◎
利用养护机构设置的日间照顾服务――当事人白天去、晚上回,可接受体能训练、健康检查、入浴、用餐、休闲活动等,以减轻家属精神与体力上的负担。另外,当事人也能在此认识朋友,进而得到充实生活――其实时间愈早,效果愈好。一般人对于养护机构的印象完全是一种迷思。即使是失智症早期,也应积极评估能否利用这项服务。
愈早期利用养护机构,愈能防止核心症状的恶化。在前面也曾提过,因为养护机构能为当事人摸索出适合的休闲方式,给予足够刺激,以发挥剩余能力。除此还能抑制「被偷妄想」「游蕩行为」的发生。
接受日间照顾,能让当事人和家属都建立起规律的生活,能使当事人及家属的生活品质都得以向上提升,因此也更有余心余力照顾患者。第一步就是试着放下「偏见」,向政府申请看护,并提出问题与看护支援专门员讨论。
◎ 理解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◎
在日本,申请看护的手续并不繁複,家属只要带着「被保险证」到乡镇市公所的看护保险柜檯提出申请书即可。
申请手续本身虽简单,但申请书上有个需要留意的重点。那就是关于主治医师的部分。申请书上有一栏需要填写主治医师的名字,申请后公家机关会将一份「主治医师意见书」的文件,寄给你所填写的医师。
主治医师必须将填写好的文件送交看护等级的审查会,而主治医师意见书上的内容,会大大反映在最终裁定出的看护等级上。所以,平时就要跟主治医师密切沟通,以利医生在填写意见书时,更正确地反映出失智症带给当事人和家属的困扰。
另外,乡镇市的职员也会来进行访问调查。调查员会亲自登门拜访,确认当事人和家属的生活状况。访问当天,家人代表必须在场,并在当事人不知情的状况下,确切向调查员说明生活问题与看护必要性。只要向调查员表达出你们的困扰即可。也可将归纳出的要点事先写下,届时再交给调查员。
下一篇:药华医药台中针剂厂 获TFDA查厂过关